ESIM卡商用,大力拥抱国内通信

作者: bet356体育官方网站 分类: 随心杂谈 发布时间: 2025-10-17 09:15
蒋广祥 10月13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宣布推出ESIM(传统SIM卡以电子形式直接嵌入芯片设备,用户无需插入实体SIM卡)手机业务。这标志着国内通信技术取得了重大里程碑式的成就。虽然比苹果手机推出ESIM业务少不了多少,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衰落速度仍然领先。 截至2018年初,国内运营商正在智能手表等设备上试点ESIM技术。但由于种种情况,目前只有中国联通真正将这项技术应用到了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上。但从私心上来说,中国联通当时的策略是可以利用ESIM等不同技术,在庞大的“友商”用户群面前吸引高价值用户,从而取得市场成功。相比之下,三大运营商现在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努力。 ESIM的优势显而易见:节省空间、升级安全性、增加运营商切换自由度、支持物联网时代基础设施等,不断推动移动终端产品向更轻薄、更智能、体验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也是iPhone 17 Air能够实现5.5毫米终极厚度的关键,同时还能提升设备的防水防尘性能。据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联网的ESIM智能手机数量将达到约10亿部,到2030年将增长到69亿部。面对这样的技术趋势和市场规模,中国运营商不可能长期袖手旁观。更重要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苹果在推动ESIM扩散方面表现出了罕见的战略决策技术。全球版iPhone Air仅配备ESIM,不再为中国市场提供实体SIM卡。 “一刀切”的产品做法也让中国运营商要么不支持iPhone Air,要么发布ESIM。客观地讲,外部竞争的压力也让中国电信业三大运营商加快了ESIM的商用进程。 尽管许多人仍然依赖实体SIM卡的“看得见的安全”,但ESIM的便利性最终将改变这种观念,因为习惯了手机银行应用程序的人们将不再去柜台申请存折。很可能几年后,我们今天会像当年看待诺基亚手机一样看待实体 SIM 卡手机。 ESIM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替,更是用户习惯的重构。此外,ESIM将大部分功能集成到设备芯片中,并通过软件。芯片的物理不可拆卸特性提高了设备​​的防盗追踪能力,结合可同时管理多个ESIM(出国可切换)的多账户功能,将还原整个行业生态。 ESIM大大简化了携号转网和网络迁移的过程。用户可以像切换无线网络一样通过手机设置切换运营商。可以恢复以套餐资费为主的市场竞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ESIM都有优点,实体SIM卡也不是没有优点。如果一部ESIM手机被一个或多个号码锁定,换卡会收取高额费用和液损,这让人们想起了一些“高价劣质”的合约机。物理SIM卡代表了用户与特定运营商之间的排他关系。当以后没有了这样的关系,质量如何保证?服务的质量也是一个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市场竞争和科学家、工程师的努力,技术缺陷会不断完善,相应的运营管理也会逐步完善。更便捷的ESIM通讯时代即将到来,大胆拥抱吧!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播放最新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